2019年8月26日,广东产品监督检验研究院首次公布了电动汽车充电桩产品风险监测结果,在送检的10批次样品中,7成样品存在安全隐患。
这次风险监测主要采集了来自9家充电桩生产厂家,共10个批次。在样品中,共有5批次充电桩在绝缘异常状态不能自动断电和报警,部分充电桩没有接地,还有部分充电枪在带电状态下没有任何高压警告显示。此次的监测结果显示,7成充电桩的安全等级为“严重风险“。
充电桩作为电压更高的设备,没有接地则意味着极高的触电风险。即便是一般电器也会使用地线来防止电器因内部绝缘破坏外壳带电而引起的触电事故。而充电桩的电压普遍高于我国家庭用电电压,在送检样品中,某些充电桩的电压达到了750V。
在绝缘异常状态下,5批次充电桩不能报警和自动断电,使用者对此将无从知晓,很有可能在无意中触电。
与充电桩本身相比,高压“裸奔”的充电枪对消费者安全的威胁更大。充电枪作为和使用者直接接触的设备,如果在带电情况下没有任何高压告警,人在接触充电枪时可能会发生触电,无法摆脱时则会导致死亡。
除了送检到实验室的充电桩样品外,暴露在室外充电桩设备的安装和运营状况同样不乐观。
由于充电桩常年处于室外环境,漏水、锈蚀是两个最需要预防的环节。然而,在央视新闻的报道中显示,室外充电桩生锈现象比较普遍,包括内部和外部,这反映出部分企业没有按照标准生产充电桩。由于我国充电桩产品不在CCC强制认证目录内,因此并没有强制性的标准。各企业生产的充电桩质量参差不齐,出现不同的安全隐患。
目前来看,我国还处于充电桩数量缺口较大的阶段。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了344万辆,充电桩数量100.2万台,新能源车量和充电桩比约3.4:1,充电基础设施明显滞后。已然短缺的前提下,7成充电桩存在安全隐患的监测结果更为触目惊心。
尽管这次的安全风险检测只代表广东一个地方,并不代表全国,但作为首次电动汽车充电桩风险监测,反映的问题却很具有说服力。
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国家能源局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草案中提出,到2020年,国内充换电站数量将达到1.2万个,充电桩达到450万台。
仅在2019年上半年,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19.4万台,同比增加32.6%;截止2019年6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00.2万台,同比增加69.3%。目前,我国充电桩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在追求数量的同时,充电桩的使用风险同样值得关注。
全国加速布局充电桩的利好背景下,充电桩暴露出来的安全问题却令人担忧。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电动化的关键一环,充电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