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大家提到充电时
总会有这样一个“争议”:
每次充电,到底要不要充满?
有人认为:不充满反而会伤电池
也有人认为:经常充电会伤电池
那么,事实究竟是怎样的?
日常充电到底该不该充满?
正确的充电方式是什么?
新能源汽车到底要不要充满电?
首先,在开始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先来认识下电池。目前,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一般有两种,分别是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从名字上我们不难发现,两者其实都属于锂电池。而锂电池是没有记忆效应,可以随时进行充放电,不会影响其电池容量。换句话说,用户可以随时充电,无需担心电池受伤。这也是它被选择作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原因之一。
而所谓“充不满会伤电池”的问题,则是早年镍氢电池、镍铬电池才会出现的问题。因此,大家其实并不用担心,不充满会对电池产生负面影响。相反的,锂电池最应该防范的是“过充”和“过放”,即在电池电量已经100%充满的情况下继续给电池充电,或把电池电量用光,从而导致电池亏电、损害电池,20%—80%才是锂电池较好的工作范围。
看到这里,不免有人要问了:“频繁充电不会减少电池寿命吗?”相信不少人也会存在这样的误区:把充电次数与电池寿命直接挂钩,认为充电次数增加,电池寿命就会缩短。事实上,两者并不能画等号。
所谓电池寿命,其实是指电池的“循环寿命”。如何理解它?例如,电池从100%放电到0%,然后充电到100%的过程,如“满充放电”过程,是一个完整的充电和放电过程。目前,我国对动力电池的循环寿命提出了强制性要求:当电池循环达到1000次时,容量衰减不得低于初始容量的80%。此外,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电池在超过1000次循环后不能使用,而是容量可能会下降,并且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是续航里程为400公里的充满电电动汽车,基于1000次充放电循环,也可以行驶40万公里。即使打五折,它仍然有20万公里的里程,对于绝大多数家用车来说绰绰有余。
但多项研究表明,与“满充放电”相比,小智提出的“按需充电、浅充放电、每日电池电量保持在20%-90%”的充电方式,其循环寿命远大于1000次,更有助于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而不用担心频繁充电对电池的影响。
其次,浅充浅放也有助于提高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之一,其寿命和性能直接影响到车辆的整体使用寿命和维修成本。通过采用浅充浅放的充电方式,车主可以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减少因电池更换而带来的额外成本。此外,浅充浅放还有助于保持电池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降低因电池故障而引发的潜在风险。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浅充浅放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忽视电池的充电需求。车主仍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充电时间,确保电池电量能够满足日常行驶的需求。同时,也需要注意避免过度放电或过度充电的情况,以免对电池造成损害。